当前位置:大众房产网 > 烟台 > 新房导购 >

2022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

2022-04-02 14:59    作者:刘慧慧   来源:未知  

2021年以来,从十三部门联合发文支持女性科技人才进行科技创新,到王亚平迈出中国女性太空行走第一步,再到众多女性运动员在冬奥赛场上绽放光彩。不同领域的优秀女性高度彰显“她力量

       2021年以来,从十三部门联合发文支持女性科技人才进行科技创新,到王亚平迈出中国女性太空行走第一步,再到众多女性运动员在冬奥赛场上绽放光彩。不同领域的优秀女性高度彰显“她力量”,激励女性群体在职场中成长蜕变、释放价值。

       在2022年“三八妇女节”到来之际,智联招聘继续发布《2022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》,从职场发展、婚育观念、家庭责任等维度透视,分析职场女性的生存发展状况,旨在帮助女性更好地跨越职业发展障碍,推动职场性别平等,使更多女性在职场上“发光”。

【核心发现】

一、职场女性薪资上涨,女性更“高知”但晋升信心不足

职场女性平均月薪达8545元,5%薪资涨幅略高于男性

职场女性比男性更“高知”,但半数以上职场人认为男性更具领导力 

仅3成职场女性自认为表现优于男性,男性更能自我肯定

73.3%的职场女性对升职缺乏信心,晋升机会有限是关键

二、企业女性福利情况有所改善,但性别不公仍然存在

婚育与性别是女性求职之“坎”,6成女性被问婚育

6成女性认为“生育”是造成性别不平等的主要原因

超5成女性职场人希望企业和社会共同承担生育负担

半数职场人表示公司提供女性专属假期

三、女性渴望跳脱“婚育”桎梏,追求自我并兼顾家庭

4成以上女性想晚婚或不结婚,仅0.8%的女性准备生三胎

经济负担重抑制生育愿望,2成以上已婚女性遭遇“丧偶式育儿”

近6成女性希望事业家庭兼顾

约7成女性每天工作超8小时,超3成女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40%以上

约4成女性业余时间充电学习,健身、搞副业一个都不能少

四、榜样力量提升女性信心,职场人相信性别平等会向好发展

65.7%的女性认为社会更推崇独立女性,占比高于男性

6成以上职场女性有容貌焦虑,82.2%认为容貌影响事业发展

各领域爆发的“她力量”增强职场女性信心,董明珠、谷爱凌成独立女性偶像

近6成女性将性别平等视为两性在全方位的同等话语权,超8成女性愿意完善自我

近7成女性相信职场性别平等将更好

【报告正文】

一、职场女性薪资上涨,女性更“高知”但晋升信心仍不足

       职场女性平均月薪达8545元,5%薪资涨幅略高于男性

       2022年,职场女性平均月薪8545元,低于男性的9776元,相差12%,与上一年持平。但相比去年同期,女性的薪资涨幅为5%,略高于职场男性薪资涨幅的4.8%。女性薪资更快速的增长,说明职场女性在职场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认可,男女收入差距有望进一步缩小。


       职场女性比男性更“高知”,但半数以上职场人认为男性更具领导力

       数据表明,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职场女性占比55.9%,远高于男性的33.6%。然而,处于基层及以上管理职位的女性占比34.2%,低于男性的40.7%。虽然女性更高知,但从职场人的评价上看,59.9%的职场人认为男性的优势是“目标明确,善于完成有挑战的任务”,选项占比最高,其次有51.5%认为男性“富有领导力”,而认为富有领导力是女性主要优势的职场人,占比仅5.7%,在所有选项中排在最末。职场人对于女性更多的评价是“有耐心,善于协作”(72.2%)。既定认知或对女性的职位晋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。




仅3成职场女性自认为表现优于男性,男性更能自我肯定

32.7%的职场女性认为,和同级的男性同事相比,自己工作表现更佳;同时,37.2%的女性职场女性认为,自己比同级女性同事表现更佳。而41.7%的职场男性认为自己比同级男性同事工作表现更佳;认为表现优于同级女性的职场男性,达到50.4%。可见,职场男性整体上对自我表现更有信心,而无论男女都对同级男性的表现更为肯定。




73.3%的职场女性对升职缺乏信心,晋升机会有限是关键

       对于职场人而言,信心比黄金更重要。然而,分别有29.7%和43.6%的职场女性认为,未来一年升职“可能性很小”或“几乎没可能”,总占比达73.3%,而有同样想法的男性占比为66.2%。这表明,职场女性对晋升的信心低于男性。


       调研数据显示,52.2%的女性认为,升职的最大障碍是“公司提供的晋升机会有限”,占比最高。值得关注的是,选择因“照顾家庭,职场精力分散”和“处在婚育阶段,被动失去晋升”的女性受访者占比分别是11.3%和10%,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,可见家庭和婚育因素对女性职场晋升的影响在减弱。


二、企业女性福利情况有所改善,但性别不公仍然存在

       婚育与性别是女性求职之“坎”,6成女性被问婚育

       智联招聘数据显示,61.2%的女性在求职中被问婚育,高于上一年的55.8%,也远高于男性的32.3%。此外,38.3%的女性表示婚育影响职场前景,远高于男性的17.9%。数据显示,11.9%的女性因性别升职加薪不顺,高于男性的10.3%。这意味着,和职场男性相比,婚育、性别问题为女性的职场发展带来更多困扰。


6成女性认为生育是造成性别不平等的主要原因

       对于造成职场性别不平等的原因,62.3%的女性认为“生育是女性摆脱不掉的负担”,远高于男性的28.1%,说明女性对此感知更强烈。在男性员工中,认为“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”造成性别不同等的占比最高,达到41.5%,其次是“社会分工”,占比33%。


超5成女性职场人希望企业和社会共同承担生育负担

       相应的,52.5%的女性认为推动性别平等的核心要素是“企业和社会对生育负担的承担”,高于上一年的50.6%,也远高于男性的23.5%。面对生育这一职场中的性别平等障碍,大部分女性渴望企业和社会能够共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。


半数职场人表示公司提供女性专属假期

       公司福利方面,50%的职场人表示,所在公司提供产假/哺乳假/月经假等专属假期,高于上一年的42.8%,另外表示“为女性提供弹性工作制”、“规划职业发展”等各项其他政策和福利的职场人占比较去年均有所上升,说明过去一年,一些企业在女性福利方面做出了一定改善。


三、女性渴望跳脱“婚育”桎梏,追求自我并兼顾家庭

4成以上女性想晚婚或不结婚,仅0.8%的女性准备生三胎

       调研显示,如果能重新选择,32.1%的已婚男性愿意更早结婚,比例明显高于已婚女性的20.4%,而已婚女性选择愿意晚婚或不结婚的比例达到43.7%,虽然低于上一年的52%,但是仍明显高于男性的30.3%。数据反映出结婚对女性职场人的影响更大,如果能够重新选择,她们将更加谨慎。


       在被问及“不想结婚”的原因时, 58.9%不想结婚的女性认为婚姻不是人生的必选项,远高于男性的39.6%。而对于男性来说,“经济条件不支持”是首要原因,占比39.6%。此外女性“担心生活质量降低”、“坚持独身主义”的占比分别达到38.1%、16.9%,均高于男性,可见女性不想结婚更主要的原因是追求自我,而男性更多是因为受到经济状况制约。


       “三胎”政策放开后,人们的生育愿望仍然有限,仅0.8%的女性准备生三胎,占比低于男性的5%。认为“只生一个好”和“不准备生育”的女性分别占比35%和17.2%,高于男性的27.3%和11.5%。整体来看,三胎政策影响下,男性的生育意愿强于女性。


经济负担重抑制生育愿望,2成以上已婚已育女性遭遇“丧偶式育儿”

       论及生育愿望不强烈的原因,男性和女性普遍感到经济负担的压力,64.5%的女性和67.9%的男性有此顾虑,在所有选项中占比最高。也有32.2%的女性害怕失去自由和自我空间,高于上一年的26.8%。这表明,追求自由和自我实现对女性来说越来越重要。


       已婚已育职场人中,23.1%的女性表示孩子父亲“基本没有承担家务、照顾小孩的责任”,而持有同样观点的男性仅8.5%。可见,不少女性正在遭遇“丧偶式育儿”,而许多男性对此并无察觉。此外,根据智联招聘调研数据显示,66%的已育女性当过全职妈妈,曾经或正在全天候陪伴孩子。


近6成女性希望事业家庭兼顾

       在事业和家庭的平衡方面,数据显示,59.2%的女性希望事业家庭兼顾, 21.9%的女性希望做事业上的“大女主”。可见,更多的职场女性希望事业家庭双丰收。


约7成女性每天工作超8小时,超3成女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40%以上

       职场女性拼劲十足,68.9%的女性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。而回到家中,女性又成为家务主力,每天操持家务1小时以上的女性达50.9%,高于男性的45.2%。


       收入方面,女性能顶半边天,33.1%的女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40%以上。同时,女性的开支不止用于吃喝玩乐,41.5%的女性将收入主要用于租房或房贷,其次是子女抚养/教育(34.2%)、储蓄/理财(32.4%),分别高于男性的28.8%和30.9%。


约4成女性业余时间充电学习,健身、搞副业一个都不能少

       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,40.2%的女性将业余时间用来学习充电,22%的女性锻炼健身,11.2%的女性兼职赚钱。虽然以上三项占比略低于男性,但是女性在陪伴家人方面做得明显更好,57.9%的女性用业余时间陪伴家人,而男性占比为49%。说明女性在自我提升的同时,也更重视照顾家庭。


四、榜样力量提升女性信心,职场人相信性别平等会向好发展

65.7%的女性认为社会更推崇独立女性,占比高于男性

       智联招聘数据显示,65.7%的女性认为当今社会更推崇独立女性,占比排名第一,其次是事业家庭兼顾的女性,占比48.9%,选择这两项的女性受访者占比均高于男性。而男性选择“更推崇贤良淑德女性”的占比达到28.9%,明显高于女性的12.7%。可见,虽然独立女性受到推崇是共识,但受到传统观念影响,相比女性,男性依然会对女性的“贤淑”品德更关注。


6成以上职场女性有容貌焦虑,82.2%认为容貌影响事业发展

       数据显示,分别有32.2%和29.3%的女性“希望比别人更好看”、“时常对容貌感到自卑”,容貌焦虑的职场女性总占比达61.5%。而有容貌焦虑的男性总占比仅为36.4%。分别有82.2%、77.3%的职场女性和职场男性认为容貌会影响女性事业发展,可见,容貌影响职场发展仍然是职场人较为普遍的共识,而女性遭受“更高要求”。


各领域爆发的“她力量”增强职场女性信心,董明珠、谷爱凌成独立女性偶像

       2021年以来,中国首位女航天员进入太空、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鼓舞了大量女性。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,69.2%的职场女性认为这些事件体现了“她力量”在各领域爆发,占比高于男性的52.2%。同时,64.4%的女性认为“女性竞技能力不比男性弱”,高于男性的57%;此外,分别有40.4%、28.1%的男性认为“女性社会地位在提升”、“优秀女性能够代表大国形象”,占比均略高于女性,可见越来越多的男性意识到女性力量对社会的影响。


       2022年,72.4%的职场人认为董明珠是独立女性的代表人物,其中,女性占比73.4%,男性占比71%。而在2021年,董明珠同样位居职场男女心目中的独立女性No.1。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两金一银的“青蛙公主”谷爱凌,成为32.7%的职场女性、26.3%职场男性心目中的独立女性偶像,排名仅次于董明珠。


近6成女性将性别平等视为两性在全方位的同等话语权,超8成女性愿意完善自我

       数据显示,58.1%的女性认为,性别平等是“两性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各个层面的拥有同等话语权”,高于“不管男女都应该拥有独立人格”(50.8%)、“不单纯因生理性别做价值判定”(46.8%)。可见,女性更追求各个层面上的平等话语权,希望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公平。


       与此同时,大部分女性正在为追求男女平等做出实际努力,有83.2%的女性 “加强各方面学习,完善自我”,高于男性的75.5%。80.3%的女性选择“增强技能,提高职场竞争力”,高于男性的63.9%。值得一提的是,有11.7%的男性通过“曝光职场不公”来为推动性别平等做出努力,这一占比高于女性的4.1%。


近7成女性相信职场性别平等将更好,男性比女性更乐观

       本次调研中,分别有37.5%和28.9%的女性相信职场性别平等“一定”或“也许”会更好,总占比达66.4%,低于男性的74.8%。可见,大多数职场人相信职场性别平等正在向好发展,男性比女性更加乐观。


       女性职场现状、职场性别平等持续受到社会关注,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,女性正在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职场上更大的发展,不断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,很多女性希望能够实现事业和家庭兼顾。同时,女性期待企业与社会共同分担女性的生育压力,获得更公平的对待,职场人对于性别平等的发展保持乐观的态度。

       3月8日妇女节到来之际,恰逢全国“两会”召开。在此期间,“改善产假、陪产假及育儿假规定”、“由国家财政承担延长产假的成本”、建议提升三胎家庭个税起征点”、“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,缓解生育女性职业发展矛盾”等提案建议备受瞩目。随着职场性别平等在公众心目中重要性的提升,女性权益有望得到更好维护,男女平等进程也将由此推进。

 

刘慧慧

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,请在这里搜索

 
 

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

1、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。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,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、复制、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,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。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,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。
2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大众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大众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4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30日内进行。